19年赚832%!诺贝尔奖大佬的这门学问一定要知道!

益菁汇资产   2017-11-03 本文章483阅读

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是芝加哥大学教授塞勒

塞勒被称为亿万股民的拯救者,今天一起聊一聊他的行为金融学和股票投资之间的联系

01

什么是行为金融学?

说到塞勒的行为金融学,我想先问两个问题:

如果今天晚上你打算去听一场音乐会,票价是200元,在你马上要出发的时候,但是你发现你把最近买的价值200元的电话卡弄丢了。

你还会去听这场音乐会吗?大部分人还会去听对不对。

可是如果情况变一下,假设你花了200元钱买了一张音乐会门票,突然发现把门票弄丢了。如果你想要听音乐会,就必须再花200元钱买张门票。

你还会去听吗?恐怕不会了

为什么会这样?

仔细想一想,上面这两个回答其实是自相矛盾的。不管丢的是电话卡还是音乐会门票,总之是丢了价值200元的东西,从损失的金钱上看,并没有区别。

之所以出现上面两种不同的结果,原因就是大多数人的心理账户的问题。

其实我们都有两个帐户,一个是经济学账户,一个是心理账户。

经济学账户里,每一块钱是等价的、是可以替代的。

而在心理账户里,人们对每一块钱并不是一视同仁,而是视不同来源、不同去向而采取不同的态度。

在刚刚的故事里,人们在脑海中,把电话卡和音乐会门票归到了不同的账户中,所以丢失了电话卡不会影响音乐会所在账户的预算和支出。

但是丢了的音乐会门票和后来需要再买的门票都被归入了同一个账户,所以看上去就好像要花400元听一场音乐会了。

人们当然觉得这样不划算了。这就是塞勒行为金融学中的一个经典理论。

在行为金融学出来之前,传统的经济学理论都是假设人是理性的。人会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全部有用信息,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策。

和传统金融学不一样,行为金融学关注人的心理因素,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可以这样说,行为金融学专门研究人的“非理性行为”,这对股票投资者的决策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02

塞勒的行为金融学如何指导我们投资股票?

在股票投资的过程中,我们要承担,自己的很多决策是不理性的。以上面说的“心理账户”为例,我们在观察股民日常行为的时候,多多少少会发现“心里账户”的存在。

比如说,股民会把股票投资的钱和消费的钱分属不同的“账户”。

假设你买了一台电视机,一天后电视机降价了500元,大部分人会非常难受。反过来,如果你买了股票,第二天亏损了500元,大概率你不会觉得太难受。

再举一个例子,很多股民在买东西的时候,几千元的东西,比如空调彩电等,会很认真地研究比较,有时候甚至为节约几十元而多走几十分钟的路。同样这些股民,在买股票的时候,却不做任何基本面研究,分分秒秒就下单了,而且一买就是上万、甚至上百万金额。

这些案例说明,大多数股民把消费的钱,跟投资股票的钱分属在不同账户,所以采取了完全不一样的态度。

尽管在经济学意义上,两者都是金钱,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另外,同样是投资股票的钱,很多人会把抛售后的股票亏损和未抛售的股票亏损划入不同的心理账户中,也就是说,把实际亏损和账面亏损划入不同的心理账户。

比如50元的股票跌到20元,亏损了30元,但投资者可能更愿意继续持有,因为感觉只是账面亏损,卖出了就变成实际亏损了。

但这可能导致的结果是,股票一亏再亏。实际上,决定是否继续持有,跟亏损多少没有关系,跟股票的基本面才有关系。

行为金融学关于投资者是非理性的假设,我是非常认同的,特别是在A股。

如果投资者是理性的,怎么会出现998点的时候股票无人问津,6124点时候投资者却疯狂入市这样的现象呢?

03


既然投资者是不理性的,我们如何把握股市的规律、战胜人性的弱点?

行为金融学对传统经济学最大的挑战就是:传统经济学假设人都是理性的,大家的决策也是理性的,所以股票市场也就是理性的。

这时候就会推导出一个著名的理论:有效市场理论。

按照有效市场理论,股票价格是正确反映基本面的、估值基本上都是合理的,也就是说市场是有效的,你很难战胜市场、战胜指数,所以投资指数就是最好的选择。

巴菲特对“有效市场理论”是嗤之以鼻的,他曾经说过:“如果市场总是有效的,那么我只能成为大街上的流浪汉”。

他认为,市场上充斥着大量高估的股票,同时也有很多低估的股票。投资者要做的就是发现和买入低估的股票。

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业绩就充分说明,股票市场不总是有效的。

我们观察中国的A股,更难得出市场是有效的结论。

大量估值虚高到吓死人的绩差股票,和少数估值合理的绩优股票长期并存,并且A股隔几年就来一次泡沫和股灾,你很难说股票市场是有效的。

04


A股投资者如何跟着塞勒教授学投资?

我看媒体报道说塞勒教授是个股票投资高手,

他所管理的基金19年赚了832%,他为什么能取得这么高的收益,他有什么选股技巧?

据说,塞勒教授的基金选股有一个原则:

选择受到金融行为偏差而被明显低估的个股,但同时需要有坚实的基本面作为支撑。其实这种策略我认为更加适合A股。

为什么,相对于成熟市场,A股投资者更加不理性,市场更加无效。

市场越无效,定价错误的概率就越高,也就越容易战胜市场。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克服自己的恐惧和贪婪,学会基本面投资方法,那么你就可以成为割韭菜的人,而不是成为被割的韭菜。


-End-

一键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