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之后买什么?

益菁汇资产   2018-11-02 本文章551阅读

政策底已经到了,这是确切无疑的信号。

01 

那么现在该买什么股票?

虽然说,现在很多股票已经很便宜,但真让大家挑选,大家觉得还是不容易。

譬如说消费股之王茅台,三季报业绩严重低于预期,大家又纷纷说零售市场茅台酒价格开始松动,所以大家不敢买。

再譬如说海螺水泥,业绩一再超预期,估值非常便宜,但大家觉得房地产开工预期不好,影响需求,也不敢买;

再譬如医药股吧,基本面确实不错,但横向比一比,估值似乎还不够便宜……

我把这种情形叫着“选股综合症”。

这种选股综合症,不是现在有,而是永远有。

02 

投资的2.5分法则

基本面投资翻来覆去就是这三句话:行业(赛道)、好公司、好估值(当然,这里估值主要是指静态估值)。

表述各有不同,也有说“好生意、好团队、好价格”,但大意都差不多。

但以我二十年的从业经历来看,要完全满足上述三个标准的公司几乎不存在。

以前在券商研究所,每年我们都会在年初的时候对市场进行一些预测,并选一批当年看好的股票。

但每一年我们都会碰到选择困难症,你觉得行业看好、公司竞争力强的股票,静态估值都不便宜;你觉得静态估值便宜的,要么觉得行业前景一般,要么觉得公司竞争力一般。

如果给上述三个维度打分,每满足一个维度的条件给1分,那么能够得3分的股票就是完美的股票。这种股票非常罕见。

譬如在2014年的时候,茅台、格力的估值都很便宜。

茅台当时的市盈率10倍多一些;格力当时的市盈率大约78倍。为什么这么便宜,因为大家觉得白酒行业、空调行业都面临增长的天花板,所以尽管公司很有竞争力,但不愿意给高估值。

当然,事后来看,这种判断是错误的。现在很多化工、建材等股票,估值非常便宜,也是大家觉得行业不好。

反过来,很多行业好、公司竞争力强的公司,你永远觉得贵,譬如恒瑞医药,市盈率很少有低于30倍的时候。

对于特别看重估值的投资者来说,永远觉得贵,永远买不下手。腾讯、阿里这样的公司,在其发展历程中,估值也没有便宜的时候,对我这样特别看重静态估值(老觉得“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的人来说,错失了一个个超级大牛股。

所以对投资来说,我的感悟是:

不一定非要找到3分的股票才投,而是满足2.5分的股票,都可以考虑,也就是说三个条件中两个条件满足,其中一个条件不要太差得零分就可以。

不同风格的投资者,会选择不同的2.5分组合。

譬如,成长股的投资者,会选择行业空间和公司竞争力,放松对估值的要求;

价值投资者,会更加注重静态估值,会放松对行业前景或者公司竞争力的其中一项标准。

在投资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大家对股票认知不一样,你看好的我不看好,我看好的你不看好。

就像一张很有名的图片说的,穿羽绒服和穿短袖的两个女孩子擦肩而过,默默地骂一句对方SB,这背后的原因,其实往往是因为大家对自己要求满足的维度选择是不一样的,这就导致大家不同的风格和偏好,但这并不代表谁对谁错。

明白这个道理,就会从对方那里吸收有用信息,减少很多无谓的争执。

当然,最大的投资机会来自于市场对某个维度的“误判”。

譬如站在2014年的时候,大家觉得茅台、格力虽然是龙头公司、竞争力卓越,估值也很便宜,但他们的“赛道”并不好,增长已经碰到瓶颈。

但事实证明,这样的判断是不对的,茅台、格力的增长远远超出大家预期。所以,事后来看,茅台、格力就成为了“完美本垒打”。

要追求这种完美本垒打,要看大家有没有超越市场一致预期的前瞻判断能力。但如果没有这种判断能力,价值投资者也会买他们,因为公司足够优秀、估值足够便宜,行业基本面不太差。

所以我的投资方法论是:选择2.5分的公司,立于不败之地,万一2.5分变成3分,就能获得巨大的意外惊喜。

03 

现在可以买什么?

按照上述分析框架,暴跌之后,我发现可买的股票就很多了。尽管宏观经济的基本面还没有到底,但值得长线布局的股票已经不少。

为什么我最近一直偏乐观,但绝大部分人认为经济基本面刚刚开始恶化,所以还很悲观。

我之前写过一篇《唯一值得恐惧的是恐惧本身》,里边讲过我不悲观的逻辑。可惜文章里边有些敏感词,这么正能量的文章也被企鹅封杀了。

具体说来,我觉得有以下几类公司值得关注:

第一类,公司质地很好,但由于短期业绩不达预期,被市场严重杀跌的公司。

放在长期来看,这些公司的长期成长空间,核心竞争力并没有任何变化,由于短期业务不达预期被杀下来,是很好的买点。

当然这类公司有一个缺点,就是主流机构持仓太集中,所以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消化机构调仓的压力。

第二类,公司受经济周期影响很小,现金流、分红率也很稳定,有的分红率能达到5%以上。

一些公用事业、部分环保行业的公司,适合这个特征。但这类公司的缺点是成长性差一些。但如果去细细寻找,还是能找到估值10倍左右,成长性在10%以上的公司的。

第三类,公司被市场人为贴上“强周期”标签,估值极度便宜的。

这样的公司不少,很多市盈率在6-8倍之间。传统上,这些公司确实有“强周期”属性,但这几年由于供给侧改革,由于环保力度加大,行业的周期性在削弱,但市场依然按照强周期给估值。

这类公司的缺点是,市场还需要几个季度来验证,其周期是否真的减弱。

上面几个投向,是和我的投资风格匹配的选股方向,对其他投资风格的人来说,上面这些股票,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还是回到我的哲学,我们选股票,立足于2.5分的不败之地,期待3分的本垒打。

04 

投资需要避免“鸡同鸭讲”

当然,最后,我还想强调一下,任何人的决策,和他的“投资体系”和“资金性质”是分不开的。

上面讲的这些逻辑,对于做趋势投资、短期博弈的来说,甚至对有些成长股基本面投资者来说,都是很荒谬的。

背后的原因就在于大家的投资体系不一样。

不同投资体系的人聊投资,大多数时间就是“鸡同鸭讲”。

我自己的投资体系,基本上属于找到好公司,买入持有。为什么这么做,跟我自己的能力圈、资金性质相匹配。

我的劣势非常明显:

一是我的判断和决策天生非常迟钝,一旦做出某个判断和决策之后,很难迅速调整,所以那些偏短线、偏动量的操作方法,完全不适合我。

但我有些朋友,譬如我以前的有位同事,他就属于“下午能否定上午决策”、今天买明天就能纠错止损的人,同样投资业绩也非常出色,但这不属于我的能力圈。

二是我的信息和大型投资机构比,没有优势。

尽管我们也有研究团队,但和那些掌握成百上千亿资金的大机构比,我们对上市公司的跟踪紧密度还是有差距,所以希望依靠信息优势来赚钱,也不是我的能力圈。

我的优势在于:

一是逆向思维能力强,能在市场普遍乐观的时候谨慎,能在市场普遍悲观的时候乐观。

二是心理素质还不错,皮厚,能抗跌,短期波动不太影响自己的心情和判断。当然,这点和我们的资金性质相关,都是长线资金,而且风险承受度比较高。

所以在讨论行情,讨论个股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清楚讨论双方的投资体系、资金性质,否则就往往会陷入“鸡同鸭讲”的窘境。

如果大家觉得这篇文章的观点很荒谬,那也是因为我们基本上属于“鸡同鸭讲”,大家一笑而过就可以了!


一键咨询